中新网西安8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近年来,西安市的秦岭保护工作稳步前行,全市法院系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作用,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秦岭司法保障体系。”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简称:西安市秦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健18日表示。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西安中院供图
当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西安中院)与西安市秦保局在位于秦岭太平峪的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共同召开“建立绿色联动机制 强化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签约仪式。
“如何在秦岭生态保护中贡献司法力量、筑牢秦岭生态大屏障?”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表示,加强西安两级法院与秦岭生态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府院联动”,对协同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共护秦岭青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西安市探索构建“数字秦岭”+“四级网格管理”的人防、技防相结合监管模式,加快推进生态修复进程。秦岭西安段植被覆盖度显著上升,近三年平均植被固碳量达620万吨,植被释氧量达1790万吨。
签约仪式上,西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海峰介绍《关于建立绿色联动机制 强化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协议》(简称《协议》),并与西安市秦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君亭共同签署《协议》。
《协议》提出,强化秦岭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统筹适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责任,依法公正高效处理秦岭生态环境纠纷,以行政执法、司法裁判引导市场主体遵法守法,推进西安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据统计,近三年来,西安全市两级法院审理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范围外的涉秦岭生态保护案件共计1643件,其中受理刑事案件26件,惩治犯罪75人,民事案件39件,涉生态保护非诉执行案件1578件。
“保护秦岭是我们必须扛实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赵雷表示,应充分认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以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完)
中新网兰州8月18日电 (闫姣 李亚龙)从“沙漠驼铃”到“钢铁驼队+空中丝路”,漫漫古丝路商道在现代科技加持下,于近年来重新唤归贸易盛景。地处丝路黄金段的甘肃省,今年以来开辟多条外贸新线,为“新丝路”贸易长廊添彩助力。
作为落地在甘肃的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地处枢纽地带,今年以来在“钢铁驼队”运输方面,国际货运班列累计到发129列,同比增长14.2%;在“空中丝路”方面,累计开通国内国际城市运输航线240余条、国际货运航线18条,执飞国际货运包机21班、货运量近千吨。
8月3日,位于兰州新区的国际班列正在进行货物装卸作业。李亚龙 摄
“兰州新区今年新开辟国际货运班列特色线路4条,新开辟‘兰州-莫斯科’‘兰州-新西伯利亚’2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首次打通塔吉克斯坦金精粉进口通道,首次发运数字化“中吉乌”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班列,开辟“兰州-印度孟买”陆海多式联运南亚班列新线路。
8月3日,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内,往来车辆运输货物。李亚龙 摄
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物流集团路港物流公司商贸流通部负责人杨铭说,“中川北站物流园目前有中欧线路、中亚线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海铁联运、南亚路线、中老班列及中吉乌班列,运输货物涵盖泥炭土专列、电解铜专列、木材专列、太阳能板专列、PVC颗粒专列、沥青专列、纸浆、棉纱、粮食专列、百货、机械设备散列、金精矿、起酥油等。”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兰州新区已面向中亚、西亚及欧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运行国际货运班列,联通兰州至东盟、南亚、欧洲地区国际空中商贸物流通道。国际货运班列自2015年首发至今,共计到发班列748列,运输货物115.64万吨。(完)